圖:高雄市長陳其邁於市政總質詢答覆議員有關高雄新設國際機場、產業園區聯外交通要道規劃及國中小營養午餐優先使用在地食材等相關議題。
地方中心
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因宵禁限制影響夜間航班安排,針對議員建議興建第二座國際機場,高雄市長陳其邁今(7)日在市議會市政總質詢中表示,南部產業及空運需求迅速成長,正是規劃全天候運作大型國際機場的關鍵時機,市府評估南星計畫區具備填海造陸潛力及空域可行性,擬推動設置新國際機場,打造南台灣空運門戶。
陳其邁指出,南部半導體產業加速發展,南科產值已超越竹科,供應鏈廠商接續進駐,帶動大量高值貨物進出需求,加上電商興盛,空運成為不可或缺的物流樞紐。然而,桃園機場腹地有限,為分散運輸風險並因應南部產業布局,需於南部另覓適地規劃24小時營運之國際機場。
南星計畫區預估可透過填海造陸取得約1,000公頃腹地,規模具備發展潛力,亦可有效避開市區人口密集區域降低噪音衝擊,並結合捷運路網與交通動線建設,形塑南台灣新世代國際機場格局。
陳其邁強調,在國際機場興建完成前,市府也將積極爭取外籍航空進駐、推動第五航權開放,強化高雄作為東南亞飛往歐美轉運站角色,同時持續建請民航局進行前瞻性整體規劃,朝南台灣廉價航空及貨運樞紐發展。
面對台積電進駐與園區擴張對交通的挑戰,陳其邁也說明市府已啟動翠華路拓寬、新台17線、國道七號、高屏第二快速道路等多項建設,並責請副市長林欽榮全權督導,同步推動八德路交流道及高屏二快左營端,緩解園區交通壓力,強化產業聯外動線。
至於議員建議校園午餐優先採用在地食材,陳其邁表示,高市府長期推動「地產地消」理念,並責成農業局與教育局建立獎勵機制與產地安全標章制度,從源頭確保食材安全與碳足跡管理,守護學生健康,也促進地方農業發展。
電子信箱:parnews16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