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座ADI試產平台啟用 金屬中心引領高端製造邁向低碳未來

日期:2025-05-10 11:33:40

圖:金屬中心建置全臺首座ADI試產平台,導入智慧熱處理與AI影像辨識模組,應用於綠能、農機具、軌道車輛與機械設備等零組件開發。(圖/金屬中心)

地方中心
為協助臺灣製造業實現高值化與低碳化轉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金屬中心)正式啟用全臺首座「沃斯回火球墨鑄鐵(Austempered Ductile Iron, ADI)試產平台」,以創新熱處理技術與智慧製程系統,加速ADI材料於多元產業之應用,為高精度、高韌性、高強度與輕量化材料需求提供關鍵解方,展現臺灣在高端金屬製造領域的技術實力。

ADI材料被譽為「鑄鐵升級版」,其製程能耗平均僅30 MJ/kg,遠低於銅、鋁及合金鋼等傳統材料,具有顯著的減碳優勢,亦成為全球高強度、低碳金屬材料的發展新趨勢。金屬中心此次建置之試產平台導入四大核心設備——高溫加熱爐、鹽浴爐、清洗機及AI金相影像辨識模組,具備±6°C高精度爐溫控制與600公斤的最大處理量,透過AI與監控系統同步調整製程參數,提升熱處理效率與品質穩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採過橋機構設計,可快速完成高低溫段轉換,有效縮短熱處理時間;清洗設備則以階梯式結構設計,提升回收效率並降低耗材成本。搭載的AI影像辨識模組,材料顯微結構辨識準確率超過九成,檢測時間由原本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大幅加快產品研發與品質控管流程。

金屬中心指出,該試產平台已成功應用於綠能產業關鍵零組件製造,導入ADI材料後,不僅抗拉強度提升60%,生產成本更降至原先的三分之一,能源耗損率也大幅降低,效益顯著。未來將擴展至農機具、軌道車輛、機械設備等產業,依據不同應用場景進行性能調控,推動材料與製程的全面升級。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統計,全球ADI市場至2027年可望達到283.5億美元規模,年複合成長率達8%,展現強勁的成長潛力。金屬中心將持續運用科技專案資源,強化沃斯回火製程與材料在地化能力,協助國內業者對接2050淨零碳排政策,打造具韌性與自主性的永續產業供應鏈。

金屬中心強調,未來將持續擴大ADI材料於上下游產業鏈的實用化推廣,結合智慧製造與低碳策略,引領臺灣製造業朝向高值、低碳、永續的新境界邁進

   政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