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指出,小琉球珊瑚礁正面臨氣候變遷與觀光壓力的雙重挑戰,部分海域已出現白化現象與生態退化。此次復育作業將以人工培育珊瑚苗及環控技術為主,並同步進行生態監測,確保復育效果。研究人員表示,除了改善當地海洋環境,也希望透過制度化管理,建立標準化的作業流程,讓成果能成為未來其他地區的參考模式。
海保署強調,新辦法除確立復育計畫申請、培育規範、專業訓練及成果回報等四大制度外,也將逐步建立跨機關合作平台,確保從計畫前期審查到成果驗證的完整性。未來將持續推動與大專院校、民間團體、企業合作,擴大復育能量,並透過教育與參與機制,提升全民保育意識。
海保署表示,海洋生物復育是一項細緻且長期的工作,必須以科學方法監測並持續修正,透過這套制度,不僅能提升透明度,也能避免過去零散行動帶來的風險。藉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小琉球案例,臺灣正逐步邁向制度化、永續化的海洋保育新時代。(圖/海保署)
港灣新聞網
本平台以專業、客觀、公正為核心,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涵蓋範圍包括:
政策決策圈: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民意代表辦公室
公共治理圈:各縣市首長、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
產業影響圈:全國公協會、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
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促進政策對話、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