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管碧玲主委(後排中)與APEC經濟體代表同框合影(圖/海委會)
海外新聞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五屆海洋部長會議(AOMM)於4月30日至5月1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睽違十一年再次召開海洋相關部長層級會議。這也是自2018年海洋委員會成立以來,我國首度參與的APEC海洋專業部長會議。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率領代表團出席,除全程以英文發言展現我國專業立場,更在兩日內密集進行多場雙邊與場邊會談,展現臺灣積極參與國際海洋治理的決心與行動力。
會議主題為「航向永續未來—連結、創新、繁榮」(Navigating Our Blue Future: Connection, Innovation and Prosperity),聚焦氣候變遷下的全球海洋挑戰。管主委指出,臺灣在強化海洋韌性方面,已投入AI與大數據應用於颱風、暴潮與寒害等災害預測,並透過新南向政策協助東南亞國家建置逾百座智慧防災監測站,提升區域數位防線與災害應對能力。
兩日會程中,管主委完成7場雙邊會談及十餘場場邊交流,議題涵蓋藍色經濟、海洋廢棄物治理、保育合作、青年參與與跨國技術支援。特別是在與美國等理念相近會員國對話中,釐清過往合作延宕問題、促成共識,展現我方與APEC夥伴高度互信與合作韌性。
管主委亦於會中分享臺灣推動海洋保護區(MPA)政策的創新作法,強調我國在推動生態保育的同時,重視原住民族與漁民的參與權益,導入共治共管精神,確保保育與在地社群權益的平衡,呼應聯合國「30x30」海洋保護願景。
對於韓國提出的主席聲明,我方表達高度支持,並建議進一步推動《海洋韌性強化路徑圖》,作為落實APEC 2040太子城願景的重要環境治理行動指南。此外,臺灣亦關注複合型海洋災害威脅,針對外籍可疑船舶進入我國海域偵蒐或破壞海纜等行為,政府已結合科技監控、行為模式分析及跨部會通報機制,強化海域秩序維護與即時應處能力。
「我們具有韌性,我們必須如此。」管主委在會議中強調,臺灣在面對全球海洋變局時不缺席、不退縮,願與國際社會攜手,推動更具包容性與永續性的藍色未來,為區域海洋合作注入新動能。
電子信箱:parnews16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