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TGHA)、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與 台灣阿斯特捷利康 共同主辦,邀集南區11間核心醫療院所院長與領袖,共同探討 未來醫院的發展藍圖。論壇聚焦三大核心:數位創新、在宅急症照護、偏鄉醫療平權,展現醫界在跨域合作下的決心與能量。
高醫王照元院長
率先組建跨專業居家照護團隊,透過 遠距醫療、生命徵象監測 及個別化營養方案,讓病人在熟悉的家中也能獲得醫療守護。他強調,在宅醫療的價值,就是讓醫療真正「以人為本」。
高雄榮總陳金順院長
成立 智慧醫療中心,導入急診早期警示、AI胸腔X光判讀與智能排班系統,並打造「御曲」健康平台與智能醫療巡迴車,建立 跨院所、跨社區、跨國合作的全人照護網絡。
奇美醫院林宏榮院長
推動 在宅急症照護(HaH+OPAT),讓輕症感染病患可在家治療,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他指出,數位化流程不僅提升效率,更保有人文關懷的溫度。
台大雲林分院馬惠明院長
深耕 ICT智慧醫療,建構「斗六雙星聯防平台」,透過 IoT 與遠距門診,大幅降低急性照護轉出率,真正讓偏鄉病人享有與醫學中心同等的醫療品質。
中山附醫蔡明哲院長
提出「在地共學共好」模式,以 醫學中心+在地醫療團隊 的架構,落實長期居家醫療服務,讓偏鄉居民也能獲得持續照護。
TGHA李偉強理事長
強調在宅醫療需要 跨層級醫療院所與政府共同合作,而非單靠醫學中心。唯有建立完整合作網絡,才能面對高齡化挑戰。
院所領袖一致認為,未來醫院 不僅是硬體升級,更是數位醫療、AI工具與照護流程的深度整合。從醫院到居家、從都市到偏鄉,台灣醫療體系正以「高科技」結合「高人本」的雙軌並進,打造更高效、更平等且更具溫度的醫療新未來。(圖/高雄醫學院)
港灣新聞網
本平台以專業、客觀、公正為核心,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涵蓋範圍包括:
政策決策圈: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民意代表辦公室
公共治理圈:各縣市首長、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
產業影響圈:全國公協會、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
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促進政策對話、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