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 學員互相交流品嘗實作的成品
地方中心
為強化田媽媽班員及業者對在地食材的應用與創意料理開發,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臺東農改場)於 9 月 12 日在區域教學中心舉辦「田媽媽專業技能訓練-風土餐飲設計」工作坊,共計 30 位學員參與,包括轄內田媽媽班員、臺東縣農會督導、鄉鎮農會指導員及家政班幹部,課程內容兼具理論與實作,帶領學員將風土故事融入餐飲,提升食農文化深度與市場吸引力。
臺東農改場場長陳信言 表示,田媽媽品牌是臺灣農村飲食文化的重要代表,透過專業培訓不僅能提升餐飲品質,更能展現地方特色。此次工作坊的目的,是希望學員將在地食材轉化為帶有故事性的創意料理,讓農遊特色餐飲更具魅力,進而推廣在地文化。
課程由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餐旅管理科副教授鄒慧芬授課,帶領學員運用小米、樹豆、洛神、木虌果等臺東特色作物,示範創意湯飲與料理應用,並強調「順應自然、食材當令」的重要性。鄒副教授指出,將養生觀念融入餐飲設計,不僅讓料理美味,更能兼顧身心健康。
資深美食旅遊記者陳志東則主講「說菜的藝術」,以宜蘭三星蔥、花東稻米及臺東白旗魚為例,說明如何把環境、農法與風土故事融入料理詮釋。他引導學員練習用文字和感官來描繪食材來源、料理方式與食器選用,讓每一道料理能「說出故事、講出價值」,進一步提升餐飲行銷力。
課後學員回饋指出,此次課程不僅提升了運用在地食材設計健康菜餚的能力,更理解了農產品背後的文化價值。透過「風土餐飲設計」與「說菜技巧」,未來田媽媽餐廳能讓遊客在餐桌上認識臺東,品嚐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地方故事,使料理更具深度與溫度,助益餐飲經營與文化推廣。(圖/農業部)
港灣新聞網
本平台以專業、客觀、公正為核心,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涵蓋範圍包括:
政策決策圈: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民意代表辦公室
公共治理圈:各縣市首長、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
產業影響圈:全國公協會、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
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促進政策對話、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