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2025 ITRI Innovation week 工研院創新週」9月15日首場「世局變動中的智慧財產權發展與戰略」主題,座談以「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無形資產的價值」為題,與現場嘉賓探討如何帶動臺灣無形資產經濟
產經新聞中心
「2025 ITRI Innovation Week 工研院創新週」將於 9 月 15 日正式登場,以「創新領航 驅動未來」為主題,串聯新竹中興與臺南沙崙兩大院區,連續五天舉辦重量級論壇與活動,涵蓋 AI、半導體、智慧醫療、淨零永續、機器人、無人機、智慧財產與新創等領域,集結逾 50 位國內外講者,包括亞馬遜、日立等國際大廠代表,全面探討產業新趨勢與落地動能。
開幕首日(9/15)的主題為「世局變動中的智慧財產權發展與戰略」,座談以「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無形資產的價值」為題,聚焦如何推動臺灣無形資產經濟。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法務長兼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執行長王鵬瑜指出,智權已成為企業鞏固技術主導性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工研院除長期推動智權實務應用,也與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及國內銀行合作,推動無形資產融資,協助新創透過專利與技術取得資金支持。
論壇邀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局長廖承威分享全球智權趨勢,並由台積電副法務長暨首席智權律師陳碧莉解析跨國專利布局與企業實務心法。
9 月 16 日登場的「創新創業」主題,邀請工研院 AI 策略長余孝先談創業文化,工研院商業化諮詢委員會(CAC)召集人暨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董事瞿志豪解析優秀新創團隊應具備的特質,並安排創業競賽得獎團隊現身分享。工研院透過「文化塑造、輔導育成、新創引資、投後管理」等機制,協助新創快速跨越研發與市場落差。
9 月 17 日「全齡科技商機與布局」主題,健康樂活聯盟副秘書長暨工研院企劃與研發處副處長胡紀平將解析極高齡社會的科技需求,並介紹數位健康雙生與醫護應用案例。禾榮科技董事長許金榮將分享硼中子捕獲癌療法,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智權總監曾柏凱則從專利技術面切入,剖析預防醫學、智慧照護等布局。
活動後兩天(9/18-19)移師臺南沙崙,聚焦大南方產業升級及國際接軌。9 月 19 日「無人機產業創新論壇」中,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組長邱明峻將進行無人機智權分析,提供臺灣無人機產業的前瞻視野。
工研院表示,本次「創新週」期望透過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凝聚資源,助力臺灣持續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發揮影響力。更多活動詳情與報名方式,請至官方網站(https://itriinnovationweek.com/)查詢。
港灣新聞網
本平台以專業、客觀、公正為核心,透過新聞網站與電子報系統,定期將重要新聞與評論傳遞至多元讀者群。涵蓋範圍包括:
政策決策圈:中央及地方行政單位、民意代表辦公室
公共治理圈:各縣市首長、地方民代與社會團體
產業影響圈:全國公協會、產業意見領袖與專業社群
我們致力於讓新聞資訊直達關鍵讀者,促進政策對話、產業交流與社會共識,確保公共議題能獲得充分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