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新聞網 / 高醫響應國際失智症月 用藝術點亮記憶 守護長者「憶」起來

日期:2025-09-18 17:29:01

圖說:高醫響應「國際失智症」月,用藝術點亮記憶,守護長者「憶」起來

港灣新聞網 新聞中心報導

隨著人口快速高齡化,失智症已成為日益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根據統計,目前台灣推估已有 逾38萬名失智者,到 2030年恐逼近50萬人,2040年更可能突破70萬人。為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以「整合憶起來、守護長智在」為主題,舉辦「114年度失智據點作品展」,透過藝術作品傳遞失智者的生命故事與情感力量。展覽自即日起至9月底於 啟川大樓2樓南杏藝廊 展出,並結合 十全路派出所、高雄市圖書館,同步推動長者防詐騙與閱讀宣導。

圖說 : 在據點上課的長輩們,課程內容涵蓋腦力激盪、體能活動及創意手作,鼓勵個案走出家門,延緩失智並增進生活品質,也為家屬提供喘息與陪伴的力量

高醫跨專業團隊 全人照護獲肯定

高醫副院長林宗憲指出,高醫身為大學附設醫院及醫學中心,秉持「教學、服務、研究」三大宗旨,建構跨領域整合的全人照護模式。由 神經部與精神醫學部 為核心,結合影像醫學、復健、護理、藥事、營養、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病人管理、社工與心理等多專業成員,提供從診斷、治療到長期照護的完整服務。

圖說 : 高醫響應「國際失智症」月,高醫林宗憲副院長表示,高醫失智症照護團隊不僅照護個案,更將家屬納入支持系統,完善的個案管理系統與持續精進的品質指標,也使團隊在醫策會失智症疾病認證中獲得高度肯定

林副院長強調,團隊同時將 家屬納入支持系統,透過衛教指導、照護技巧培訓與情緒支持,協助家庭減輕壓力,並規劃靈性關懷,實踐「生理、心理、社會、靈性」全人照護。完善的個案管理系統與品質指標,更讓高醫在醫策會失智症疾病認證中獲得高度肯定。

高醫失智共照中心 串連醫療與社區

高醫神經部主任徐崇堯表示,自107年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以來,至今已服務 1,617名個案。中心不僅提供醫療診斷、照顧者諮詢、資源轉介,更持續與社區合作,透過腦力激盪、體能活動與創意手作,延緩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

圖說 : 高醫神經部徐崇堯部主任(中)贈送紀念品給今日前來分享創作理念的長輩,並分享到高醫失智共照中心長期輔導三民區四處失智社區關懷據點,今年更加入三個失智據點,成功串起醫療與社區的雙向支持網絡

目前高醫已長期輔導三民區四處據點——靜思堂大腦活化班、睿智樂齡學園-莊敬站、幸齡學園、聰動憶智學園,今年更加入民生寶愛失智據點、凱旋金賀失智據點、大同同樂學堂,逐步擴大醫療與社區的雙向支持網絡。

生命故事感動人心 藝術療癒展現力量

展覽中,一位 81歲的侯媽媽,因丈夫離世曾陷入憂鬱,後被診斷為失智症。自112年10月參加「大腦活化班」後,透過書法與和諧粉彩創作,她逐漸找回自我療癒的力量。她的作品用色大膽,展現對生活細膩的感受與勇氣,課堂也成為她釋放情感、重建自我的重要場域。

同樣81歲的 黃爸爸,在113年透過個管師介紹加入活化班,生活作息更加規律,精神狀態明顯改善。他在藝術課堂中回顧珍貴回憶並化為創作靈感,作品完成時的成就感與分享,不僅提升了自我認同,也讓家人看見失智者渴望理解與支持的一面。

社區支持與家庭喘息

高醫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表示,即便記憶逐漸模糊,失智者仍能透過 藝術創作鮮明表達情感。社區據點的陪伴,不僅賦予失智者意義,也給予家屬喘息的空間,讓整個家庭獲得療癒與重生。未來,高醫將持續透過 醫療、教育與社區合作,打造更友善的失智照護環境,讓每一位個案與家屬安心同行。(圖/高雄醫學院)

   社團 公益
 

港灣新聞通訊社

電子信箱:parnews168@gmail.com

美通社